2010 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勘误 (陈汤网友提供)

请网友踊跃提出英语文问题, 或自己学习心得
回复
royl
帖子: 1766
注册时间: 周一 12月 14, 2009 9:10 pm

2010 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勘误 (陈汤网友提供)

帖子 royl » 周五 7月 30, 2010 12:34 am

2010 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勘误 (陈汤网友提供)

·胡果威·

我从1974年开始自学英语,1978年考取吉林大学外文系英美文学专业,掐指算来,与英语结缘竟已三十六年了。大学毕业后,1983年赴美国留学,1985年获国际商学硕士,1994年获法学博士。之所以先自报家门,并非炫耀,更非以学位来压人,而是想说明我应该够资格对国内高考的试题置评了。

虽已过花甲之年,然童心不泯,每逢国内的莘莘学子在夏日挥汗参加高考,我便会戏谑自问,如果让我现在去参加国内的高考,是否能考取?起先还敢自大,近年来自惭俭腹,对数、理、化,尤其是政治等学科,均失去自信。唯一还敢夸海口的是英文,自以为应该能够得满分,殊不知,我错了!

听说2010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奇难,居然“秒杀”几十万考生。出于好奇,昨天在网上找到2010江苏省高考试题,顺便试着做了一下英语试题,居然错了7题,其中5题是因为被模凌两可的选择误导而“错”,标准答案虽不“错”,窃以为并非最佳答案,究竟哪一个是最佳答案,见仁见智,值得商榷。然而因为需要花许多笔墨才能解释清楚,所以就懒得为自己辩护了。不过有两道题,却是明显地错了。

25. I haven't got the reference book yet, but I'll have a test on the subject next month. Don't worry, you _____ have it by Friday.

答案:A. Could B. shall C. must D. may

看了题之后,我先排除了A和C,但是在D和B之间却犹豫不决,因为两者均可,B是将可得到,而D则是可以得到,我选了D。没想到网上公布的标准答案却是B。“shall”是情态动词,后面跟动词表示将来的意思。与shall近似的还有“will”,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前面主体的人称,通常在第一人称的主体后面跟shall,如“I shall”和“We shall”,而在二、三人称后面则跟will,这是我在上大学之前就知道的。学了三十六年英文,我还是第一次看见“you shall”。尽管现代美式英文认为两者可以混用,但趋向是用will取代shall。以上寥寥数语只是简单的分析,要弄清这段公案,最少也需要写好几十页。作为高考的试题,窃以为出题者不应该涉足这种有争议且悬而未决的泥潭。

34. George is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geography of his country, but I'd rather he _____ more on its culture.

答案:A. focus B. focused C. would focus D. had focused

看了题,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准。因为所有的四个答案,逐个放进去,还是没有一个听起来是顺耳的(虽然我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于是便胡乱选了个A,没想到标准答案竟是B。说出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我从来没有学过英语的语法,因为大学里开英语语法课的那个学期正逢我从78级跳到77级,我只是参加77级语法考试,得了A,于是就这么跳过去了。为了说出一个所以然,我特意查了字典,发现“rather”是个副词。试题中的主语I后面本应该跟一个动词,然而在I'd 后面居然没有动词,却跟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从句。我只好揣测,标准答案的focused大概是想表示虚拟语气?此题的错误在于,无论选哪个答案,都无法改正这个只有主语而无谓语的先天病句。

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生怕露怯,我特意将这两道题电邮给我女儿。英语虽不是她的“母语”,却是她的出“生地语”(native language)。不出所料,她的回邮竟与我不谋而合:

“Well personally, I would probably answer d for the first question and a for the second.”(我个人认为,第一题的答案应该是d,第二题是a。)

这两道题既不是来自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不是乔叟的文言英语,更不是极难得满分的作文题,而是极其普通的日常对话选择填空题。女儿在美国已经读完高一(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毕业),居然也跟我犯了相同的“错误”,这试题的“难度”是否太离谱了?难道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的英文水平必须超过美国的初中毕业生的水平,才有可能在本国的英语高考的选择填空题部分得满分?我不禁猜想,如果让美国大学的英文教授到江苏参加高考英语考试,他们是否能得满分?

别说是美国大学的英文教授,不一定能在中国高考英语得满分,就连“被命题”的作者,都只能勉强及格。2010年辽宁省高考语文卷的选考题中,有一题源于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郑海麟所著的《黄遵宪的外交活动》。记者专访了作者,并邀请他解答辽宁高考语文卷涉及《黄遵宪的外交活动》的题目。结果,与郑海麟作品有关的总分25分的四道考题中,原作者的答案如果按照参考答案评分,只能得到16分。郑海麟结合自己的理解认为,人们或许对文章有不同理解。

听说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是考试机器。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于是中国的教师便绞尽脑汁地出偏题、怪题,旨在难倒,甚至秒杀学子。不知道为高考入学考试命题的教师必须具有何种学历,也不知道他们在出题时究竟是何居心。都是过来之人,我认为高考试题不是命题教师卖弄“学问”的机会,而是需要一丝不苟,决不能有任何模凌两可的地方。尤其是选择题的答案,应该只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其余的必须是绝对错误的,绝不能有任何商榷的余地。另外,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而不是奖励那些能够回答刁钻问题的怪才。这是一个做学问的态度问题,应试的考生应该端正态度,命题的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如果命题的出发点是刁难学生,那么自己出错就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了。

有心人若能将愚见转告江苏省高考招生办公室,将造福后代。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7 访客